大王的征召告示書一經傳播
,在民間直接是炸了
。
先看到的第一批人當然是官府
,他們回去招人的時候都是將信將疑的
。
山嘴村的村正從里長那接過告示書看了又看
,真不是抄錯了數(shù)?
“一天三百文
,一月九兩銀子
,給幽王建王府不但能領到錢
,還一月給九兩?還有一天兩升米
,皇帝老兒都不敢這么吃啊!”這說出去誰信!
里長大兒也在那撓頭呢
,“別不是看大王年紀小
,有人拿他名義出來撞騙
?聽我二姑的小叔子說新來的幽王殿下是個小娃娃
?!?
“這文書是官府發(fā)的
,不管真假這人也得去。我估摸著能給點
,你看這還寫著軍人窮人優(yōu)先
,總不能是官府不給活路
,特意可著那細繩拽吧?!”
他三兒子溜進來聽半天了
,聽這話馬上來了精神
,想到還有一套衣服呢
,“爹
,咱們家我去吧!不給錢給套衣服也行!”他家二哥也在上谷關呢
,說起來也符合條件
。他爹琢磨了一下
,沒理他
。
里長覺得這總歸是個好事
。
他是個公正人
,先拿了山嘴村戶籍名冊
,挑那有參軍的戶頭
,列出來二十多個青壯
,剩下的挑那家里生活困難的勤快人
,很快湊夠
,甚至名額還不大夠。
人家官府這都寫了要能干活、聽指揮的
,還村為一組結保
,弄個攪屎棍去大家都跟著倒霉
。老里長看得清清楚楚
。
他家老二也在參軍
,不顧老兒子的咋咋呼呼
,老里長在名單上寫了老二家的長子
。
“我們家就讓明哥兒去
。因為他爹帶來的好處
,就給他去
?!?
老大沒意見
,他總覺得這事不大靠譜
,待遇不是好
,是有點太好了
。一天給三百文
,在幽州出苦力可沒這么高的價碼
,就是去南邊漁陽碼頭扛鹽
,也是一天最高一百文
。
再說一天兩升米這事,就算是全給豆子也很不現(xiàn)實
。兩升都夠他們全家吃一天了!不
,不止
,什么家庭啊
,敢一天吃這么多的糧食!
里長簡單列了個單子
,也沒再耽誤
,急急忙忙敲鐘開會
。
不是農忙時節(jié)
,很快村里的曬場就站滿了人
。
老里長親自把幽王的征召告示書讀了一遍
,下面一陣哄笑
。
“里長
,您老人家這是干啥呢
,現(xiàn)在說是農閑
,天也挺熱的
,您喊我們來啥事啊到底?這誰寫的
,挺招笑兒…”
“我肯定聽落了什么
,給幽王蓋宮殿
,一天兩升米?”
“農閑吃的少
,好不容易走來就這事?”
“真給兩升米
,不給錢我也去……”
下面百姓炸了鍋
,老里長不動如山該講啥講啥
。
“……我約摸這事是個好事
,官府寫了軍人、窮苦人優(yōu)先選名額
。家里有軍人優(yōu)先
,他們是想獎賞在北邊擋北胡子的
,是想說大王沒忘了他們在外面拼命的功勞
。窮人優(yōu)先選
,這說明大王沒忘了我們這些百姓